肥水養蝦,助您成功
肥水養殖南美白對蝦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管理得好會助你成功,管理不好會害你失敗。只有了解肥水利弊才能揚長避短,掌控水質、駕馭養蝦局面?! ?br />
筆者養蝦12年,經歷了大塘改小塘,疏養到高密度養殖的發展過程。初時養蝦畝產只有幾十斤,那時候沒有增氧機,也不知道肥水、消毒,現在發展到增氧機、肥水、消毒、微生物制劑等等,畝產提高到幾千斤甚至超萬斤。但是,雖然技術先進了,畝產提高了,有一點仍然無法改變,即養蝦的風險仍然很高,暴發性蝦病仍然解決不了。由于至今尚未找到蝦病的確切原因,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所以無論是哪一種曾經成功的養蝦模式,結果都是隨著第二年天氣及水質的變化而行不通,無法復制、難以推廣?! ?br />
現在中國龐大的養蝦行業仍處在探索之中,一方面養蝦依然蓬勃發展,活力不減,另一方面成功或失敗難以預料,充滿變數。既沒有常勝將軍也不可能年年倒霉,誰勝誰負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br />
筆者12年的養蝦體會是:養蝦比較復雜,沒有捷徑可走,因為涉及到蝦苗、蝦塘、天氣、肥水、消毒、蝦病防治、增氧、營養、抗應激等等方面,只有方方面面都兼顧到位才會取得成功,僅僅某個方面、某一項技術或某一種藥物是靠不住的?! ?br />
溶解氧是衡量水質好壞的重要標志,蝦病大多是因為溶解氧不充足造成的,具體地說溶解氧不充足首先會造成水體物質循環受阻,然后底質變黑變臭,進而整個水體環境惡化,蝦無處可逃,結果只能發病死亡?! ?br />
引起溶解氧不充足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水太肥、藻類太多,二是水太瘦藻類太少(包括倒藻),三是藻類大量老化死亡。因為藻類太多雖然白天溶解氧不缺,但卻增加了晚上的耗氧量,另外水太濃又往往與氣溫升高和各種微生物大量繁殖相互交織一起,耗氧因素急劇增加,所以很容易造成晚上缺氧。水太瘦或者藻類大量死亡說明水體藻類缺乏,水體一旦缺少藻類的光合作用,僅僅靠幾臺增氧機轉動,溶解氧是遠遠不夠的。以上情況說明養蝦一方面需要肥水,否則就容易缺氧,另一方面肥水之后如果掌握不好也容易缺氧,晚上甚至比瘦肥水缺氧更嚴重。這說明養蝦肥水是有講究的,如果弄不清楚肥水的原理及利弊,管理工作管不到點子上,肥水反而起到反作用?! ?br />
個人認為,肥水養蝦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肥水的好處 肥水有利有弊,是一把雙刃劍,管理得好會助你養蝦成功,管理不好會害你失敗。只有了解肥水利弊才能揚長避短,才能掌控水質、駕馭養蝦局面?! ?br />
1、肥水的好處
?。?)能夠增加水體溶解氧。由于藻類的光合作用,白天水體70%以上的溶解氧是藻類制造的,白天溶解氧一般都達到8mg/L以上,高的甚至超過15mg/L,所以藻類生長良好的水質白天是不會缺氧的。白天開增氧機的作用并不是為了增氧,而是使到水體上下對流,溶解氧分布均勻,同時水體的緩緩流動是為了營造類似天然海水的環境,有利于蝦的生長,再者白天開增氧機也有利于藻類繁殖及水質穩定?! ?br />
?。?)藻類有很強的自凈能力。藻類一方面能夠絡合水體的懸浮物,使水質清爽潔凈,藻類生長良好的水體飼料臺是非常干凈的,看不見任何污泥,凡是飼料臺看見污泥都說明藻類已經有問題,說明溶解氧不充足。另一方面藻類能夠吸收、氧化、絡合水體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是最經濟的解毒劑,肥水勝過一切解毒藥物,肥水放苗既可以免放解毒藥物又能夠顯著提高成活率?! ?br />
?。?)能夠穩定水質。由于藻類在水體物質循環當中扮演著供氧、吸收、絡合的重要角色,所以生長良好的藻類對PH值、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重金屬等有顯著的緩沖、降解作用,能夠有效避免水質指標大起大落?! ?br />
?。?)為對蝦提供隱蔽場所。由于蝦要經常脫殼,特別需要安全的環境,過于清澈透明的水體是不適宜的。肥水不但能夠增加混濁度,而且透明度的降低又能夠防御敵害,減弱太陽輻射,減緩水溫度變化,這些對于蝦的安全與棲息都是至關重要的?! ?br />
?。?)能夠提供天然餌料。由于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利用太陽的光和熱進行光合作用,為對蝦提供天然餌料,這對于蝦的健康生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br />
二、趨利避害
如果弄懂了肥水原理,弄清楚了肥水的利弊,那么趨利避害就容易了?! ?/p>
首先建立優良的水色及穩定的藻相。藻類有兩個特點:一是首次肥水的水色一般都是優良水色,不良水色一般都是發生在養蝦的中后期,即使最早出現也是在放蝦苗之后,放蝦苗之前是很少出現不良水色的。二是施肥次數越多,肥水時間越長,培育出來的藻相越穩定,而穩定的藻相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改變,包括消毒及中小程度的惡劣天氣也很難改變。所以我們只要按照這兩點來肥水,就能夠獲得好水色和穩定藻相?! ?/p>
肥水第一步:當清塘納水工作完成之后緊接著就施肥肥水,第一次施肥肥料一定要放足,宜多不宜少,肥料選擇有機肥,第二天接著追肥,肥料按照第一天的1/3來投放,以后每天都按照這個數量來追肥,經過連續10天至15天追肥之后,水色由初期較濃變為清爽,pH值由初期的8.9-9.2降至8.6-8.7,這說明水色已經建立,藻相已經穩定,然后才消毒、解毒、試水、投放蝦苗?! 》仕?br />
第二步:投放蝦苗之后就不要每天追肥了,也不要繼續單一使用有機肥了,改為不定期追肥,即是否需要追肥包括使用什么肥料使用多少等等,完全是根據透明度根據pH值根據天氣根據底質等因素綜合分析來決定?! 》仕x不開氧氣,所以肥水必須要開增氧機,而且增氧機的使用不能固定不變,因為溶解氧會隨著天氣及藻類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增氧機的使用也要隨著溶解氧的變化而變化,使溶解氧始終保持充足、穩定,只有溶解氧充足肥水效果才會好,水質才會穩定?! ?br />
密切注意藻類變化引起溶解氧不足。在水質各要素當中藻類是最活躍的,每天都會發生變化,但并不是凡是藻類發生變化都要采取措施,真正要采取措施的只有三種情況:
一是藻類太濃,可以選擇用加量的光合細菌來抑制藻類,提高透明度。也可以選擇用含氯消毒劑殺滅一部分藻類,使水質變清爽。不論采用哪一種措施晚上都要撤增氧劑。
二是藻類太淡(包括倒藻),措施一潑灑有機酸解毒,措施二晚上撤增氧劑,措施三肥水。
三是藻類大量老化死亡。如果老化的藻類數量少說明危害性不大可以暫時不采取措施,但如果泡沫、懸浮物多,飼料臺又臟又重,說明藻類老化嚴重必須采取措施,措施一用腐植酸鈉或沸石粉絡合吸附,措施二用有機酸解毒,措施三晚上撤增氧劑,措施四肥水。避免藻類大量老化死亡還有一個較好辦法就是少量多次施肥,因為每施一次肥都會催生一代新的藻類,施肥次數越多藻類代數就越多藻相也就越復雜,這樣由于每一代藻類生長時間不一樣老化死亡的時間也就不一樣,集中或大量老化死亡的現象自然就可以避免了?! ?/p>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種情況不管是哪一種在采取措施的過程中都要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因為藻類變化到不良水色都要經歷一個過程,不是兩天三天就形成的,蝦在這個變化過程中由于持續受到應激體質變弱抗病力下降,如果采取措施力度太大或變化太快,沒有一個緩沖適應的時間,就會造成新的應激,等于反復折騰,結果往往是水色調好了但蝦也不行了,所以采取措施必須要考慮到蝦的承受能力,必須要有一個緩沖過程,我們調水的目的是為了避免蝦病或挽救病蝦,而不是為了調水而調水?! ?br />
肥水要考慮到其他方面, 避免產生相互矛盾或造成應激。一般來說在溶解氧不足情況下,肥水之前應先增氧先解毒先緩沖,待情況好轉之后才肥水,肥水應選用化肥不要選用有機肥,活菌選用厭氧菌不要選用好氧菌,不能消毒也不能大量添水,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刺激的措施,對于大量添水、消毒、潑石灰、放芽孢桿菌等有可能產生應激的措施只能在肥水之后,待水質恢復之后才能進行?! ?br />
讓氨氮變害為寶。肥水離不開肥料,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氮肥,氨氮實際是水中的氮肥,所以肥水離不開氨氮。氮肥包括胺態氮、硝態氮和酰胺態氮,其中酰胺態氮除了少數藻類能夠直接吸收之外,大多是需要轉化為胺態氮或硝態氮藻類才能吸收。水中胺態氮和硝態氮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溶解氧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溶解氧充足則以硝態氮為主,如果缺氧則以胺態氮為主。即使處在胺態氮狀態,如果溶解氧充足,也可以通過硝化細菌作用變為硝態氮,同樣即使處在硝態氮狀態,如果溶解氧缺乏,也可以通過反硝化細菌作用使到一部分還原為胺態氮,另一部分變為游離態氮,進而變為氨氣逸出。有機肥所含的氮也必須要轉為胺態氮或硝態氮才能被藻類吸收,但由于轉化過程需要細菌分解所以肥效比較緩慢。同時細菌分解有機肥除了需要充足的溶解氧之外還要求水的硬度不能太低。所以對于氨氮偏高的水體,如果施了磷肥仍然肥不起來,說明這種氮肥不是無機物狀態的硝態氮或胺態氮,而是大量積累的有機質或有機肥,必須改施含鈣的石粉或殼粉提高水的硬度(氨氮高不能施石灰),必須增氧,促進細菌分解轉化,這樣水就會逐漸肥起來了?! ?/p>
由于水中狀態的胺態氮和硝態氮能夠相互轉化,所以水中的氮肥或直接或間接都含有銨,而銨在水中通常是兩種狀態,或銨根離子或非離子態氨(氨氣),這些東西都是有毒的,尤其是氨氣。其中氨氣的毒性具有隨著pH值和水溫升高而增大的特點,所有在夏季投放蝦苗時應該盡量安排在早上或上午,因為下午或傍晚pH值和水溫都比較高,以避免氨毒的危害。增氧能夠將氨氣氧化為硝酸,所以增氧能夠緩解毒性。雖然氨氮有害,但只要我們在防患與利用之間注意平衡,是可以和諧共處的,只要我們在養蝦過程中密切注意藻類變化,保持充足的溶解氧,氨氮危害是可以避免的?!?br />
養蝦是一個系統工程,肥水只是這個系統工程的一個方面,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再好的水色也不能代替消毒,不能代替其它。筆者養蝦12年,在這個方面也犯過很多錯,例如尋找最理想的蝦塘或者掌握最佳的投苗季節,或者配備充足的增氧機,以及定期消毒等等,試圖通過強化某個方面的作用來明顯提高養蝦的成功率,試圖把復雜的養蝦技術簡單化,甚至有時候明知不大可能也要去試,包括今年參與的試驗,但結果都是失敗。養蝦沒有捷徑,只有老老實實按照常規來操作,只有認認真真把蝦苗質量、蝦塘條件、季節天氣、肥水、消毒、蝦病防治、增氧、營養、抗應激等方面都兼顧都做到位,養蝦才能成功。